超薄銅鋁復合箔的制備方法與流程
對于銅鋁復合材料來說,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,單一材料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工業對材料綜合性能的要求。雙金屬復合材料既能滿足設計的復雜要求,又能展現復合材料的綜合性能,越來越受到重視。超薄金屬復合板的爆炸焊接方法,從上世紀開始生產我國通信電纜所需的外導體電纜帶,其厚度已經從研究之初的0.65mm發展到目前的0.15mm。
對于更薄的銅鋁復合箔,爆炸焊接的難度進一步增加,爆炸能量可能直接熔化銅鋁復合材料,焊接溫度過高會影響界面的結合強度。因此,需要一種新的簡單的工業化銅鋁復合工藝。
為了用銅鋁復合帶取代現有的純銅電纜帶,隨著電纜帶頻率的迅速增加,有必要開發厚度小于0.1毫米的超薄銅鋁復合箔的制備技術。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,技術人員提供一種超薄銅鋁復合箔的制備方法。該方法通過熱處理改善銅鋁材料的性能,采用軋制中間退火工藝,獲得厚度為0.06mm的超薄銅鋁復合箔。
為了達到上述目的,技術人員采取的具體方案是:一種超薄銅鋁復合箔的制備方法,其特征在于:將厚度為8毫米的銅鋁復合箔經過多道次軋制和中間退火,得到厚度為0.06毫米的銅鋁復合箔;碾壓遍數為4-8遍,每遍壓下量為1-2.5毫米,軋輥轉速為1-1.2米/分鐘。
每次軋制后進行中間退火,當軋板厚度d4mm時,退火溫度為350-400度。當軋板厚度d≥4mm,在退火過程中,退火溫度400度時,退火時間為10-20分鐘;退火溫度小于400度時,退火時間為30-40分鐘。作為上述方案的進一步優化,銅鋁復合板處于鑄軋狀態,不進行退火處理。厚度為8mm的銅鋁復合板軋制五道次,其中前四道次壓下量為1.5mm,第五道次壓下量直接為0.06mm;每次軋制后進行中間退火,其中前兩次退火溫度為400度,后三次退火溫度為450度,五次退火保溫時間為15分鐘。
綜上,超薄銅鋁復合箔的制備方法的優點是:采用多道次軋制中間退火工藝,避免了爆炸能量高和焊接性能差的缺點;制備的銅鋁復合箔厚度僅為0.06毫米,得到的厚度為0.06毫米的銅鋁復合箔界面實現冶金結合;復合箔集鋁和銅金屬的特性于一體,以鋁代銅,可以發揮鋁銅復合板的高導電、高導熱、耐腐蝕、低成本等優點。與單層復合箔相比,銅鋁復合箔塑性指數伸長率有了很大的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