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春末夏初,養生黃金期:科學護肝,煥發活力!
來源:市場品宣部更新時間:2025.04.25瀏覽次數:193
春末夏初,氣溫漸升,萬物生長旺盛,正是人體新陳代謝加速的黃金時期。此時,肝臟作為人體的“解毒工廠”,也進入了養護的關鍵期。如何在季節交替時科學護肝、增強體質?我們將從飲食、作息、情志等多維度為您解析,助您抓住養生黃金期。
一、飲食調養:清淡為主,護肝排毒
1.多喝水,促進代謝
春末氣候干燥,多喝水可補充體液,加速血液循環,幫助肝臟排出代謝廢物。國外的肝病專家曾做過研究,每日飲用8-10杯水(約300毫升/杯),加入檸檬片可刺激膽汁分泌,增強排毒效果。
2.時令食材,養肝祛濕
飲食宜清淡,推薦綠色蔬菜(菠菜、西蘭花)和谷類(小米、薏苡仁),既補充維生素,又健脾祛濕。冬瓜、綠豆等利水食材可緩解春末濕氣,搭配枸杞(每日20克)咀嚼食用,還能提升肝臟抗毒能力。
3.少油少酒,減輕負擔
高脂、辛辣食物及酒精會增加肝臟代謝壓力。研究表明,酒精性肝病與長期飲酒直接相關。每日酒精攝入量應控制在男性25克,大致等同于750ml啤酒,或250ml葡萄酒,或75ml白酒(38%),或50ml高度白酒;女性每次攝入酒精量不超過15g,大致等同于450ml啤酒,或150ml葡萄酒,或50ml白酒(38%),或30ml高度白酒;未成年人、孕婦、哺乳期女性不應飲酒。
二、作息調整:順應天時,助力修復
1.早睡早起,養護肝血
中醫認為,夜間11點至凌晨3點是肝膽排毒的黃金時段。熬夜會打亂肝臟修復節律,建議最晚11點入睡,并保證7-8小時睡眠。
2.午間小憩,恢復精力
午后小憩可有效緩解疲勞,提升下午工作效率,同時為肝臟提供短暫休整時間。
三、情志管理:平和心態,疏肝解郁
情緒波動易導致肝氣郁結。中醫強調“肝主疏泄”,可通過以下方式調節:
1.培養靜心愛好:如書法、園藝,幫助舒緩壓力。
2.適度運動:散步、瑜伽等低強度運動能促進氣血流通,每周3-5次,每次30分鐘以上。
3.按摩穴位:按壓太沖穴(足背第一、二跖骨間)3-5分鐘,可疏解肝郁。
四、科學護肝:避開誤區,理性養生
1.謹慎用藥與保健品
有專家指出,一些保健品可能增加肝臟代謝負擔,甚至引發藥源性肝損傷。臨床數據顯示,因濫用藥品或者保健品而導致的肝病病例逐年上升。護肝應優先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,或者在遵醫囑的前提下使用具有保肝護肝效果的產品,切勿擅自使用所謂“偏方”。
2.定期體檢,早防早治
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肝功能檢查,高危人群(如長期飲酒、肥胖者)可增加至每半年一次。肝臟超聲和轉氨酶檢測能相對較早發現脂肪肝、肝炎等問題。
參考資料:
1.春末夏初養生小常識(江蘇龍網,2022)
2.立春養肝健康知識(商丘日報,2025)
3.北大魏來教授談護肝(米健康,2018)
4.五臟排毒指南(易方網,2023)
5.護肝有效方法(就醫通,2025)
本網站尊重原創,參考內容已注明來源。所有圖文視頻音頻資料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版權問題,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