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科學認知“小心肝”,為健康保駕護航
更新時間:2025.04.29瀏覽次數:319
現代生活節奏快、壓力大,許多人的肝血在不知不覺中被過度消耗。調查數據顯示,近九成的人都有傷肝行為。肝臟是人體內最大的實質性器官,承擔著眾多重要的生理功能。它負責代謝、解毒、儲存營養物質,還參與激素的調節、免疫功能的維護等。肝臟的健康與否,直接關系到我們的生命活動能否正常進行。肝臟,作為人體的解毒能手,并不意味著它百毒不侵、刀槍不入,它只是擅長忍耐,不讓人察覺到異常。而當我們感覺不對勁時,它可能已經出大事了。為了我們的肝臟健康,一起來測試下您是否有傷肝的壞習慣吧!
一,為什么熬夜會傷肝?
晚上23點-3點正是膽經、肝經當令,睡眠狀態下肝膽會自動排毒、調養、修復。這個時段不睡覺或者睡不踏實,那肝血就很難得到充分補養,過度熬夜會讓肝臟疲憊不堪,影響肝臟夜間自我修復;而平時經常熬夜、過度勞累會致睡眠不足,降低免疫力,兩者相加對肝臟的損害很大。所以千萬不要熬夜,最好每晚11點以前入睡,保證每晚睡夠7~8小時,保持按時睡眠就是最好的養肝。
二,為什么大量喝酒、抽煙會傷肝?
人體90%-95%的解毒工作都由肝臟負責,煙草中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質通過呼吸道進入人體的血液,再進入肝臟,長期吸煙會導致肝臟受損;長期過量飲酒會讓肝臟不堪重負,久而久之形成酒精肝,甚至演變成酒精性肝炎、酒精性肝硬化等。過量飲酒會降低肝臟凈化血液的能力,導致體內毒素增加,誘發多種疾病。
三,為什么使用保健品或藥物不當會傷肝?
很多現代人忙到沒時間看醫生,反而自己當醫生買保健品或藥物來調理。要知道“是藥三分毒”,你吃下去的藥只能靠肝臟來解毒、代謝。長期服用止痛藥、降尿酸等慢病治療藥物,會加大肝臟解毒負擔,導致肝臟損傷。嚴重的藥物性肝損傷可引起肝衰竭,造成肝細胞大面積壞死或嚴重損害,總體病死率高達50%以上。研究發現,國內最常見的傷肝用藥行為是:同時吃多種感冒藥(造成撲熱息痛過量)、亂服中草藥(過量或錯誤服藥、輕信不靠譜的偏方)、濫用抗生素。
四,為什么飲食不節會傷肝?
暴飲暴食既損害腸道健康,也容易造成體內自由基大大增加。肝臟的主要作用是幫助人體清除體內自由基,排出毒素,凈化血液,人體內的自由基越多,肝臟功能受損就越嚴重;攝入過多高脂肪、高熱量食物,這些食物不只對腸胃造成負擔,更會過度攝取熱量,多余的熱量只能轉成脂肪、膽固醇堆積在肝臟,形成脂肪肝。過多的脂肪會將肝細胞包圍,細胞無法正常從血液中獲得營養,進而因缺血導致脂肪性肝炎;常吃半生不熟食物或烹飪時燒焦的食物(特別是肉食)容易導致肝臟受損。
研究發現,醉蝦、生蠔和半生不熟的貝類往往帶有細菌和寄生蟲,一旦發生急性胃腸炎、痢疾,容易導致肝病惡化,甚至誘發肝昏迷;很多加工食物中添加了多種防腐敗劑、色素、人工甜味劑等食品添加劑,這些添加成分含有人體較難分解的化學物質。攝入加工食物過多,進入人體后會增加肝臟解毒負擔,誘發肝臟損傷。
五,為什么久坐不動會傷肝?
首先,久坐不動會降低身體新陳代謝率,導致脂肪堆積,進而影響肝臟的功能。其次,往往久坐不動的人用眼多,電腦、手機看得多。除了睡覺時間,眼睛幾乎不是對著電腦就是盯著手機。專注地看外物時,能量是耗散的。而肝開竅于目,如此肝血日夜得不到休養,眼睛散出去的能量最終耗傷的還是肝。就會出現:眼睛干澀、紅腫、見風流淚、容易犯困、疲勞、頭痛眩暈、煩躁、失眠等毛病。
中醫認為,眼睛的健康和肝臟功能息息相關。長期使用電腦、看電視、看手機,或者長時間看書,都是久視,會造成用眼過度。所以說,久視傷血,很容易使肝血不足。
六,為什么負面情緒會傷肝?
社會競爭壓力大、工作緊張,人們容易憤怒、焦慮、抑郁,這些負面情緒可能導致肝功能失調。中醫認為,抑郁的人常肝氣郁結,易怒者則會肝氣橫逆、肝陽上亢,這兩類不良情緒都會傷肝。人在發怒時,往往在大腦皮層中出現強烈的興奮點,以致造成一時間的“意識狹窄”現象,往往會大動肝火,傷及肝臟。怒傷肝,肝失疏泄,肝氣橫逆犯脾,脾失運化,胃失受納,從而出現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等。所以,保持心情舒暢,心境平和,肝氣調順,臟腑和諧,氣血流暢,病不生矣。
肝臟是人體解毒器官,卻沒有痛感神經。所以,無論它出了什么問題,剛開始也并沒有什么明顯癥狀,這也是人們經常忽略它健康狀況的原因。實際上肝臟受傷了,通過一些癥狀表現可以直觀判斷。一起來自測一下吧,如果您也常有這些情況,就該保肝護肝了。
本網站尊重原創,轉載內容已注明來源。所有圖文視頻音頻資料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版權問題,敬請原作者聯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